DYNAMIC

衡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衡丰动态 > 游辩中国

游辩中国之四十 江山印象

2502
  

       对漓江最初的印象来自小学课本。

       还记得语文老先生经常笑眯眯地说,你们一定要用功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在他每每讲到兴致盎然时,也会一不小心、意犹未尽、转瞬即逝地提到那个同学们最想知道的颜如玉。至于课文中描绘的山川是否秀美,风光是否甲天下,在我看来,并不取决于文章本身,而取决于老师的嘴,他的上下嘴唇一碰,轻描淡写的一句“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你们要把它背下来”。在那样一个有把好弹弓就能快活嗨四季的时代,对一个外表乖顺内心叛逆的孩子来说,背书与玩耍更像是天下最矛盾的命题,即便如此也只能在心中用各种表达愤怒加郁闷的词语对那处风景招呼个百十遍,任青山绿水秒变穷山恶水,然后一边叹气,一边青灯黄卷冷月孤星去了。后来,这处山水入选了人民币上的国家名片;再后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时,才发现平日里随口溜出的词句,竟然都是那几位“笑里藏刀”的老先生耳提面命的结果……

       此行,到了三十多年前曾在心里狠狠地招呼过的那方山水跟前。

       一路驱车,如入画中。上得船来,迎面一个貌似船老大模样的人突然叫住我,神秘说道:“您只要再交50元,就可以升舱到二楼,看漓江得站得高才行哈。”“OK!” 二楼,果然天高云阔,踏碧波行于足下,揽青峰藏之腹中,选择正确!随即慨叹不已的是如果世间所有的更上一层楼都只需些许银两的话,那走江湖岂不是再简单不过了?

       游辩中国写到第四十篇,行文的短板逐渐显露---我不会写风景。往往美景袭来,无法浓墨重彩,只能选成语一二,似传统中国画写意般寥寥略过,着力点还是那些天地间关于人的故事。至于眼前所见美景的描述,脑袋里除了那篇课文还是那课文。不过好在作者的如椽之笔已经写尽了此山水之神妙,晚生后辈再写不过是续貂罢了,默诵一下小学课本,顺便还可以回忆回忆那年的青葱岁月,说不定还能想起隔壁班的那个谁也未可知,是吧?

       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取名“岁月静好 曲水流觞”。几分钟后,一哥们留言:“漓江只有自然风光,没有古城供你怀古探幽。律师不是风雅之士,你那里哪有岁月静好,也别曲水流觞了,还是焚琴煮鹤更实际些。”

       什么话?立刻删帖!

       谁知这家伙竟如跗骨之蛆,随即发来私信:“问你个问题,如果说这江上来来往往的只有两艘船,它们叫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 “告诉你吧,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想想你自己究竟是在争名还是逐利呢?”……

       无限愤懑间,又见那个船老大拿着一张20元的纸币在向人群比比划划地讲述着什么,而众人都在翻找钱包,找到的心满意足地手捧20元拍照,找不到的则艳羡不已地等着借那20元一用。摸摸口袋,升舱时船老大找回的零钱里真有一张20元,背面的图画俨然就在眼前!原来俗世红尘的流转间,在意的只是微名小利的得失,却已然忘记了发现和欣赏这方寸中的江山美景。

       弃舟登岸,心怀不甘地回头望望,除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外一路上果然没有找到任何传承有序的人类活动痕迹,也许自然的造化无计之美恰在于此,但就是提不起太多的兴致。仿佛面对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祇,意乱情迷时我们会对他顶礼膜拜一番,换位体验一下,偶作空明超脱状,冷一冷人世的喧嚣,但重返红尘后,我们的流连之所徘徊之地仍是那处庙堂和那片江湖,依旧是今天的晚餐和明天的撕扯,手中紧握的还是那杯酒不会是那壶茶。神有神的尊严和不可方物,人有人的喜乐和入世情怀,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世界少了许多灵性和思考。

       按照此行的安排,还要去看一个溶洞。凡天下喀斯特地貌,大抵如是,有山有水必有洞。在各色彩灯辉映下,潮湿阴暗色彩单调的洞窟显得流光溢彩、五色斑斓。头也不回地匆匆而过,只在拾阶而上时,随手拍了张一挑妇挑着六块青砖踽踽独行的背影。

       对一处山水的描述,进入了童蒙教育的法定读本,而后又被定格为面值第三大法定货币的图案时,关于这方山水存在的价值是不应再称之为风景,而应呼之曰江山了。

       风景自始存在,无人叨扰会更加秀美非凡。江山由人创造,风景人尽可赏,但江山需要勇敢者打造,成功者拥有,担当者维护。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山印象,就像那位挑妇,能将那六块寻常男子都无法抬掷的青砖背至山巅完成她的使命,她的江山印象或许将是无缺的。

       天下熙攘,名来利往。在风景前,我们岁月静好,在江山里,我们只能负重前行。浮生偷得几日闲之后,一切还是本来的样子。

       江山如画,如画江山。






上一篇:游辩中国五十一 热干面·过桥米线·西宁抓面

下一篇:游辩中国三十九 关河空锁

返回列表